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

匠心·筑梦|方培清:半生守艺 只做一张好燕皮

来源:火狐手机国际版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6 18:53:03

产品介绍

  都说“高手在民间”。一家隐藏在福建莆田老街老巷里的老店,地处偏远,毫不起眼,甚至连像样的铺面都没有,却声名远扬。一位技艺高超的手演员,半生守艺,据守老店,只做一张好燕皮。

  最近,这家老店的老演员方培清迎来两件“大事”:中央电视台《滋味》栏目组前来拍照燕皮制造的进程。在“莆田百家餐饮名店”评选中,方培清上榜“十大美食匠人”。

  “双喜临门”,方培清照旧起早选购当天鲜肉,仍然特性十足地只上半天“班”,只在肉质最佳的时间制造燕皮,哪怕出售再火爆,也“固执”地保质不加量。

  一张荔枝木墩,一个龙眼木槌,重复击打,猪肉成肉泥。10月15日,在老店老房里,方培清熟练地料理老手工。

  猪肉是怎么变成一张薄如纸的面皮?方培清揭秘道,首先要选择新鲜的猪后腿肉,除掉肉筋,放在荔枝木墩上,用龙眼木槌重复击打,直至把猪肉击打成肉泥,这样的一个进程大约1.5个小时。之后将敲好的肉泥转移至案板上,配上挑选往后的精密地瓜粉,轻轻地敲打,用长度纷歧的长棍重复碾压,类似于给肉做按摩,板上的制造的进程也大约1.5个小时。制造完成后的整张燕皮,面积大约21平方米,长7米,宽3米。

  在有规则的捶打节奏中,方培清叙述起百年前老店前身“宝元福记”及宗族手工传承的出息往事。

  1892年,方培清的曾祖父方厚发在涵江兴办的“宝元福记”燕皮店倒闭。方厚发祖辈从事面点生意,流传下的燕皮制造手工堪称一绝。彼时,古镇涵江商贸兴旺,颇有旧上海十里洋场之风,一时被称为“小上海”。来往的客商品味涵江风味,必来“宝元福记”,点上一碗燕皮扁食。方厚发紧记“商不在巨,诚信则兴”古训,所做的燕皮真材实料,享有盛誉。

  方厚发的长子方天福自幼入店学艺,颇有天分,在承继父辈手工的基础上,交融本身的考虑和探究,构成共同的小吃风味。抗战时期,“宝元福记”因战乱一度暂停运营,方天福下南洋营生,把燕皮制造绝活带到南洋。

  后来方天福回乡重操旧业,跟着年事增大,逐渐将商号、手工传给儿子方文藩。至民国时期,“宝元福记”燕皮已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逢年过节、结婚宴事、朋友聚餐的标配。

  新中国建立初期,因为前史原因,“宝元福记”再度歇业,方文藩响应号召去从军。

  再度接起宗族手工接力棒的是方文藩次子方培清,方培清16岁在上辈人的以身作则下,独立运营起燕皮店肆。他不忘祖辈之志,将方氏宗族的燕皮制造技艺发扬光大。

  择一事终终身,不为富贵易匠心。日复一日,一晃50年,历经曲折,方培清从未抛弃。作为涵江燕皮制造老师傅,他在燕皮职业被称为一代宗师。上一年,莆田市首届“莆田老字号”评选,“宝元福记”当选。

  在方培清的老店里,张贴在墙的相片展现的是与逼仄小店天壤之别的风貌。2013年中央电视台7套《乡土》栏目前来采访录制;2014年新加坡电视台采访录制节目,并邀方培清到新加坡调查;2014年,方培清应邀到香港向全国际华人展现和宣扬莆田美食,当场制造一张21平方米的燕皮,震慑全场;2015年,马来西亚电视台与马来西亚当年食神冠军来店里采访录制;2016年,国际米其林三星餐厅记者来店里录制节目;2019年,在第四届国际妈祖文化论坛上,燕皮扁食作为《妈祖宴》的一道菜,被列入国家档案馆……

  薪火相传,方培清将宗族传统手工传承给女婿张晋生。张晋生酷爱体育运动,有许多运动员朋友,他制造的燕皮扁食遭到多名奥运冠军的喜爱。

  有名气,有销量,不搞连锁不增产增收,令人费解。但更让人疑问的是,燕皮制造耗时吃力,在“机器代工”成为干流的现代,方培清一家缘何坚持纯手工?

  “老祖宗留下的不能丢,做舌尖安全的手演员。终身纯手工,只为一张好燕皮。”或许方培清手写在老店墙面的两行字便是答案。

  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大众渠道的作者编撰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念仅代表作者自己,不代表搜狐态度。


上一篇:由路边摊到网红 揭秘宝鸡擀面皮的逆袭之路
下一篇:【48812】图话丨后备厢里的小美好!太原轿车夜市“倒闭”啦